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鸿儒金融实务系列讲座第一讲成功举办(总第45讲)
2025年3月13日,鸿儒金融实务系列讲座2025年春季第一讲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宁远楼三层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资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主办。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文化建设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濮旭先生,以及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琳琳女士,分别围绕“红色金融”与“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两大主题展开精彩分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小锋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各年级的博士研究生、2024级硕士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共计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金融知识与思想的盛宴。
濮旭先生以《红色金融对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当代价值》为题,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脉络,生动地勾勒出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红色金融事业的艰辛历程。他强调,“红色金融”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本质特征,坚定的信仰是其力量源泉,以人民为中心是核心价值,守正创新则是发展的内在要求。
濮旭先生开展讲座
濮旭先生指出,红色金融文化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深厚根基,为这一文化体系注入了核心灵魂,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历史自信与精神滋养。他呼吁同学们应传承金融服务人民的政治理念、遵循规律的专业精神以及廉洁奉公的职业操守,增强对红色金融成就与经验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进程中,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坚守人民至上,实事求是,激发斗争精神,重视人才队伍素质提升。此外,红色金融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供了实践基准,彰显了党对金融工作领导以及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刘琳琳律师开展讲座
刘琳琳律师以《从校园到社会: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第一课》为主题,深入剖析了当前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基本形势。她系统梳理了我国法律体系中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清晰阐述了金融消费权益的核心内容,包括资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
刘琳琳律师列举了当下金融消费权益受损的常见情形,如无资质机构假借政府名义欺诈客户,催收公司采用骚扰、暴力等非法手段催收,严重危害受害者身心健康。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她详细解读了金融消费领域犯罪分子的侵权手段及其违法本质。结合自身丰富的办案经验,她着重强调了金融消费中风险防控的措施与注意事项,引导同学们树立维护自身金融消费合法权益的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在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如何让金融专业学生迅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成为行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是金融教育的关键课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与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于2019年携手启动“鸿儒金融实务系列讲座”项目,鸿儒基金会资助学院开展金融专硕研究生实务培养,邀请业界精英传授金融实务知识,致力于培养高水平应用型金融人才,使学院输送的人才更贴合市场需求,为学生投身社会工作筑牢实务基础。该系列讲座涵盖资本市场、债券、保险、银行、资产管理、宏观经济等多个金融子行业,从多角度、多维度深入讲解,充分发挥金融教育“助推器”作用。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40余场,成效显著。未来,双方将持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金融行业培育更多优秀人才,助力我国金融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