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魏尚进教授做客鸿儒大讲堂

网站首页    鸿儒大讲堂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魏尚进教授做客鸿儒大讲堂

6月27日上午,“鸿儒大讲堂(二)”暨“国际金融名家论坛(三)”在中央财经大学沙河校区图书馆举行。国际著名华裔学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亚洲开发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金融经济学学术访问教授魏尚进分享了其最新的研究论文 “Capital Market Distortions and Reform Dividends: Evidence from IPO Locational Choices(资本市场扭曲与改革红利:来自IPO地点选择的证据)”。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张礼卿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学勇教授,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徐霄,以及校内外师生和学者150余人参加本次讲座。

此次活动由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和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张学勇教授主持。

张礼卿理事长致辞

张礼卿理事长发表欢迎致辞,对魏尚进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对参与论坛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张礼卿理事长简要介绍了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及“鸿儒大讲堂”的历史沿革。他指出,“鸿儒大讲堂”是鸿儒基金会一系列公益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资助国内高等院校聘请国内外著名的经济金融学者举办高校高水平讲座,基金会致力于促进学术交流,拓展学生的宏观和国际视野,推动中国金融人才培养发展和创新。开展“鸿儒大讲堂”活动,也是为了继承和弘扬包括鸿儒先生在内的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以及金融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前辈们的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张礼卿理事长向魏尚进教授赠送“鸿儒大讲堂”纪念盘

在致辞中,张礼卿理事长还高度评价了魏尚进教授在开放宏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以及中国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他指出,魏教授在国际主流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在国际顶级的期刊上发表了大量优秀论文,并且有着丰富的政策咨询和实践经验。致辞结束后,张礼卿理事长向魏尚进教授赠送了专门订制的“鸿儒大讲堂”纪念盘。

魏尚进教授发表演讲

魏尚进教授在演讲中提出,近年来众多中国企业选择了在海外上市,但这些企业的国际市场估值普遍低于如果它们在国内市场上市可能获得的估值。魏教授及其合作者对2009至2019年间在香港或纽约上市的中国公司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那些选择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其平均估值水平大约比在境内上市低了50%,且这种差异是持续存在的。在探讨为何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市场估值相对较低而企业家仍选择境外上市时,魏教授等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些假设,他们构建了一个上市地选择模型,用以估计境内资本市场扭曲所带来的额外成本。研究结果表明,境外上市的确会导致估值水平的下降,而缩短IPO的等待时间和推进资本账户的自由化能够为企业带来显著的“改革红利”,从而为企业和整个资本市场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互动提问和会场场景

在互动交流环节,张礼卿教授和学院师生与魏尚进教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论坛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鸿儒大讲堂”是由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设立的高层次公益性学术交流平台。通过支持各金融院校聘请国际国内名师举办鸿儒大讲堂活动,为金融院校的学生举办讲座,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与大师对话的机会,以更好的拓宽学生的视野,坚定刻苦学习的信念,促进金融人才的培养。2019年3月23日下午,鸿儒大讲堂(一)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举行。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教授与到场近千名观众分享了他对21世纪全球化面临的挑战方面的洞见。

2024年7月3日 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