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2014年大事记
1月5日,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鸿儒论道在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报告厅拉开序幕。本期鸿儒论道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研究员担任主讲人。他以“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为主题,解读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有关农村改革的若干问题。
1月10日,清华五道口2014年新春谢师会圆满举行。五道口学术顾问黄达先生,五道口金融学院兼职导师赵海宽、吴念鲁、刘德芳、陈耀先、何林祥、李剑阁、马忠智、蔡鄂生、魏盛鸿、汪建熙、狄卫平等11 位导师,李燕明等17位离退休教职工莅临出席。黄达先生为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首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赵海宽先生和吴念鲁先生,为基金会2014-2015 年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候任获奖人。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廖理作院情报告。刘鸿儒基金会常务理事关贵森做为校友代表发言。
1月14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何帆先生做客2014年第2期鸿儒论道,以“大数据时代的决策新思维”为题,以大数据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以及如何应对大数据导致的互联风险为演讲结构。
1月15日,《清华金融评论》杂志创刊会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隆重举行。来自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外汇局、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清华大学及其他高校、出版界专家及热心读者等100 多名嘉宾出席创刊会。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魏本华参加本次活动。
1月18日,校友再教育项目第一期在五道口金融学院开班。为提高校友对科技创新前沿的了解,开拓视野,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支持、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举办针对校友的再教育项目《金融资本科技创新的对话》培训班,课程共设8个模块,每月利用一个周末上课。
2月17日,北京市财政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和民政局下发京财税(2013)2623号文,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获得2013年度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
2月18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教授做客第38期鸿儒论道,以“中国经济增长的下降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扭转”为题,在开放经济的理论框架下,剖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因2004年之后因宏观政策而面临的一系列棘手问题。
2月25日,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刘冬文先生、银行证券农林牧渔行业首席分析师吴立先生做客2014年第4期鸿儒论道,以“互联网时代农业、农村金融的发展与变革”为题,与听众共同探讨了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背景下,农业发展、农村金融出现的新趋势。
3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教授陆铭做客2014年第5期鸿儒论道,以“全球化时代的大国大城市”为题,与听众分享了他对城市化与人口集聚的理解。
3月13日,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第十一次常务理事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讨论了第三届理事会改选工作安排;审议基金会2013年财务决算及讨论2014年财务预算;讨论资助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史料抢修项目;讨论“建立五道口金融控股公司为基金会提供长久财务资源的建议”等。会议听取了基金会秘书长沈丹义对2013年财务决算的报告以及2014年财务预算的规划,通过了2013年财务决算,原则同意了2014年的财务规划。
4月19日,2014年度“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隆重举行。我国著名经济金融学家王永明先生、杨培新先生和赵海宽先生获得本年度奖项。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女士主持颁奖仪式;清华大学副校长姜胜耀先生出席颁奖仪式并致欢迎词;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魏本华先生宣布获奖人名单;前中国保监会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首届保险专业研究生魏迎宁先生、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先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中国金融学会秘书长纪志宏先生分别宣读王永明先生、杨培新先生和赵海宽先生的颁奖词。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刘鸿儒先生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者颁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先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先生、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周延礼先生出席颁奖仪式,与刘鸿儒一道为获奖专家颁发获奖证书和奖牌。历届获奖人黄达先生、周升业先生、张亦春先生等著名经济金融学家也到场观礼并祝贺。
4月3日,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王志浩(Stephen Green)先生做客2014年第6期鸿儒论道,以“中国经济的信贷增长与去杠杆”为题,在中国信贷迅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深入分析了中国信贷增长的渠道和结构,以及高信贷增长下的政策含义,并探讨了中国应如何完成信贷去杠杆。
4月16日,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陈龙以“从金融的创新史看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监管”为题做客2014年第7期鸿儒论道,与听众分享了他对金融功能本质和创新的理解,并对市面上关于互联网金融各种观点进行了独到而深刻分析。
4月23日清晨,1986 级校友李建华不幸去世。经校友提议、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五道口校友会商议,决定通过校友爱心捐赠成立李建华专项基金,主要用于资助李建华儿子教育、父母赡养以及妻儿生活。基金会向广大校友发出募捐倡议,得到广大校友的积极响应。
4月28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先生做客2014年第8期鸿儒论道,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与地方政府公司化”为题,剖析了十八大之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重点分析了经济学家对中央政府放地方政府放权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分歧。
5月10日,首届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清华大学和五道口金融学院举办,论坛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新思想、新趋势、新实践、新动力,聚焦中国与世界、改革与政策、学术与实践三大层面问题,诚邀权威、核心的专业人士共议中国这场万众瞩目的全面改革,就中国与世界金融形势做出深刻的分析、解读及预测,探寻中国与世界良好互动、共同发展的未来之路。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参与和支持了该论坛,对论坛的议程、论坛方式、嘉宾人选、讨论的议题等提出建议,为论坛提供筹资平台和渠道等。
5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先生做客2014年第9期鸿儒论道,以“沪港通的机遇与挑战”为题,详细介绍了沪港通的机制安排、操作方法以及机遇和挑战。
5月29日,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社科院左学金研究员做客2014年第10期鸿儒论道,以“中国人口负增长前瞻”为题,讨论中国人口的总量和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6月19日,基金会收到北京市民政局下发的“年检结论通知书”。通知指出,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在2013年度检查工作中,符合《基金会管理条例》和《基金会年度检查办法》的有关规定,年检结论定为合格。
6月23日,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九次理事会会议暨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理事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监事报告和审计报告。根据议程,会议选举魏本华,张志平、柳志伟、王大伟、吴军、张礼卿、万建华、关贵森、李秀兰、程博明、戴志康、黄晓捷、江彪、蒋锦志、李哲平、彭纯、王晓岩、王永华、王令芬、许晓明、邓小兵、杨华山、杨叶、赵晓轮、沈丹义为第三届理事会成员;选举魏本华,张志平、柳志伟、王大伟、吴军、张礼卿、万建华、关贵森、李秀兰为第三届常务理事会成员;选举魏本华为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张志平、王大伟、柳志伟为副理事长;任命李秀兰为秘书长。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第三届理事会工作展望及2014年工作任务报告、基金会章程修改提议、2014年度财务预算报告。全体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报告,并提出了看法和建议。会议最后,刘鸿儒老师做总结发言,对过去两届理事会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对新一届理事会提出了希望。
6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钱军教授做客2014年第11期鸿儒论道,以“中国股市如何走出熊市”为题讨论中国股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6月30日,在基金会下设立的“李建华爱心专项基金”累计收到捐款246笔。基金会在与李建华家属、校友会等进行协商的情况下,针对该专项基金捐款的用途进行合理规划,制定了专项管理办法,并与长安信托商谈专项公益信托的设立事宜。
7月5日厦门市规划局局长赵燕菁先生做客2014年第12期鸿儒论道,以“土地财政与中国新型城镇化”为题阐述了中国土地财政模式的起源、作用与改进的方向。同时,对于中国新型城镇化问题,各位嘉宾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7月20日, 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魏本华理事长主持,会议通过讨论,通过了学术委员会、资产管理委员会、募捐委员会、战略规划委员会四个专业委员会的人选决议;会议审议并通过支持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的项目-山东省农村信用互助组织教育培训项目方案;会议审议并通过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与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议案。会议审议并通过秘书长薪酬,审议并通过刘鸿儒基金会关于修改《理事会工作经费管理办法》的提议。
7月25日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曹远征先生做客2014年第13期鸿儒论道,以“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与实体经济发展”为题阐述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方向。
8月8日,香港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中国研究副总裁肖耿博士做客2014年第14期鸿儒论道,以“探寻中国城市发展模式:以佛山为例”为题阐述了中国城市治理中制度与产权的重要性,佛山案例研究暴露出的相关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
8月22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教授做客2014年第15期鸿儒论道,以“全球新格局下,中国如何实现战略发展”为题阐述了全球政治经济新格局下,中国如何实现自身的发展。
8月24日,基金会理事长魏本华、常务副理事长张志平、副理事长王大伟、秘书长李秀兰代表基金会与五道口金融学院领导就双方战略合作意向进行讨论。五道口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廖理、党委书记、副院长聂风华、副书记赵岑和办公室主任袁源代表学院参加。双方就支持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奖学金、助学金、举办校友再教育项目、合作开发道口案例库等事项达成初步一致,并责成秘书处和院办就协议细节进行进一步的商谈。
9月3日,基金会作为受托人与长安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李氏专项基金爱心信托信托合同”、“李氏专项基金爱心信托信托监察协议”等文件,将募集的专项爱心基金拨付长安信托专门账户,李建华爱心专项信托正式设立。
9月5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前所长贾康教授做客2014年第16期鸿儒论道,以“PPP机制创新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为题阐述了十八大三中全会全面改革背景之下,混合所有制对于中国走向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
9月24日,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博士做客2014年第17期鸿儒论道,以“中国房地地产市场是否正在崩溃”为题阐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今后的发展趋势。
10月15日,卓越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先生做客2014年第18期鸿儒论道,以“金砖银行意味着什么”为题阐述了其对金砖国家银行前景、全球金融格局变动的研究与思考。
10月23日,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斌博士应邀担任第19期鸿儒论道主讲嘉宾,作了题目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点及防范对策”的演讲,与在座嘉宾分享了他对中国金融体系风险大小和爆发机制的理解,并根据宏观经济走势提出三点建议。
10月30日,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理事会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基金会秘书处的工作报告;会议对校友再教育项目-《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的对话》第一期培训班的效果进行了评估,批准继续支持该项目的提议;审议通过《金融资本与科技创新的对话》第一期学员定向捐赠金惠工程-重庆黔江中学生金融普及教育项目的提议;会议审议并通过恢复五道口循环助学金的提议。会议听取了刘鸿儒名誉理事长对基金会未来的核心业务的想法,与会理事对基金会战略重点进行了讨论。
10月31日,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再生委员会等联合主办的《年会2014·镜鉴与前瞻:新阶段,新改革,新常态》年会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年会邀请到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刘鸿儒先生,香港东英集团董事长、刘鸿儒基金会常务理事张志平先生、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张军教授,韦森教授与华民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傅军教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迟巍教授,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先生,重阳投资总裁王庆博士,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分所所长孔华威先生,仁和智本陈宇先生等与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博士,日本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先生,IMF亚太区前主管Anoop Singh先生,前墨西哥中央银行行长Guillermo Ortiz先生,哥伦比亚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管Marcos Troyjo先生等国内外4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学术委员彭文生博士,深圳市天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鸿儒基金会理事王永华先生等数十余位校友围绕当前国内、国际热点问题,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
11月4日,基金会向申请助学金的学生发放了五道口循环助学金。学生们对于基金会所给予的资助均表示十分感谢,并表示将刻苦学习,努力顺利完成学业。
11月11日,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和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鸿儒论道2014年第20期在上海举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教授以“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题阐述了在“中等收入陷阱”危机下,中国目前收入分配现状与未来趋势,以及对收入分配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11月28日,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和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鸿儒论道2014年第21期在上海举行,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博士以《强势美元与财政悬崖:2015新常态》为题深入剖析了即将到来的2015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
11月28日,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北京市民政局共同发布京财税[2014]2469号文,文件名为《关于公布北京市2014年度第一批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型社会团体名单的通知》。通知指出,包含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在内的百家公益性社会团体获得税前扣除资格。
12月12日,由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和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鸿儒论道2014年第22期在上海举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教授以《中国改革的历史、逻辑和未来》为题,将中国改革置入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历史长河与国际宽视野的纵横向比较中,从改革的具体任务和方法论两个维度来描绘刻画下一步改革的着力点。